协会发展|协会组织科普宣传活动2
2019年5月30日,市农业新技术推广协会秘书长孙娟和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教授沈素香带领学院30余名同学,共同前往海安市曲塘镇禾米家庭农场参加“水稻壮秧培育和带药移栽控害技术”为主题的科普活动。本次活动由南通市农业新技术推广协会主办,江苏爱佳福如土壤修复有限公司、海安禾米家庭农场承办,海安市农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海安市植保植检站协办。海安市作栽站站长林昌明、海安市植保站副站长冯成玉、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教授蔡银杰、郑兴国等相关单位领导也出席了该活动。
会议由冯站主持,他表示,今年5月30日是第三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值此契机,也向在场的农业科技工作者表达节日的问候。
海安禾米家庭农场主吕宝宏介绍了农场的基本情况,以及种植的南粳9108的长势情况。他自豪的告诉大家,他们农场种植的大米在今年全国30多个品牌大米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江苏农垦东坝头农场主朱正海介绍南粳9108主要特点和高产栽培技术。他指出,南粳9108口感好,全生育期153天,但若生产期不足,产量难以提高。尤其是高产量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倒伏,还有田间化除产生的药害、肥害都会对水稻长势产生严重影响。在东坝头农场的生产实践中,他表示,水稻拌种加上碧护,可促进发根、减少缓苗期、提高产量;水稻破口期前10天加上碧护,可很好的预防纹枯病等病虫害的影响,且穗粒饱满。朱场长表示,农业高质量的发展需要科技,正是运用了碧护生态农业综合技术,他们农场从过去亩产两三百斤,达到目前亩产1400多斤。
海安市作栽站林站表示,今年海安的穗数还可以,希望水稻壮秧培育和带药移栽控害技术可以大范围普及,让百姓学到新技术,学习东坝头农场的成功经验。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沈教授介绍了碧护的作用机理、使用方法等,她指出,要想秧苗壮、抗逆性能力增强、存活率高,需早期使用碧护,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江苏爱佳福如土壤修复有限公司陈经理介绍到双S技术、功效及使用方法,“双S”大健康技术的运用可以起到促根促长、抗逆抗病、阻重金属、解磷控氮、活土活菌、增产增收的作用。
活动接近尾声,参会的学生们都表示,此次活动受益匪浅,学到书本以外的知识,要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