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油菜秋播基础分析及冬前田管技术意见
今年秋播我区坚持稳定油菜种植面积,全区共种植油菜面积16.35万亩,与去年持平。秋播期间降水偏多,气象条件总体不利, 按照《2024 年通州区油菜秋播生产技术指导意见》要求,围绕培育冬前壮苗,狠抓秋播质量提升,秋播栽培技术到位,当前全市油菜苗情基础较好。
一、秋播生产特点
1.规模种植略减。依托油菜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项目、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及市级粮油丰产方建设活动,有力推动了油菜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受天气、茬口综合影响,全市种植20亩以上的油菜规模经营户为40户,全区机直播面积0.3万亩。
2.秋播措施到位。一是主体品种应用突出。据不完全统计,秋播油菜种植品种仍较多,主要品种为沣油 737、浙杂 903、秦优10号、德核杂油8号、德徽油88。二是沟系配套比例高。全市油菜田间沟系配套面积达64.70万亩,占比85.59%,其中机开沟面积11.20万亩,同比去年相当。三是基肥用量较足。全区油菜平均每亩基施纯氮达7.4 公斤、五氧化二磷3.6 公斤、氧化钾4.3公斤,总体同比去年相当。四是直播油菜整地质量提高。据秋播期间踏田查看,各地直播油菜普通采用深翻、旋耕等方式进行精细整地,秸秆还田质量高,直播油菜出苗整体较好。
3.苗情基础整体较好。9月中旬我区移栽油菜开始育苗,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是育苗油菜移栽期;10月上中旬是全市直播油菜适播期。9 月中旬至今全区平均气温略偏高,降雨量偏多,日照偏少。移栽油菜基本为散户小面积种植,受气象条件等客观因素影响较小,精细化管理到位率高,秧田油菜播期、长势正常,部分苗田密度偏高,加之日照偏少,出现高脚苗;10月下旬及11月初我市出现两次明显风雨天气过程,影响全市油菜移栽进度,全区适期移栽(11月5号前)比例同比去年略低。但晴雨相间天气油菜栽后缓苗期短、活棵快,且减少了农户活棵水用工。集中移栽高峰期比去年提早,加上整体气温偏高,大田油菜苗情指标总体较好。移栽油菜平均叶龄7.8 叶、绿叶数6.8张、株高 21.2 厘米、根茎粗 0.5 厘米,分别同比增1.2 叶、增1.1张、减5.8 厘米、增0.1 厘米。我区直播油菜受天气、茬口综合影响,适期播种比例较常年偏低,平均叶龄3.8 叶、绿叶数3.8张、株高8.8厘米、根茎粗 0.3 厘米,分别同比减0.3叶、减0.3 张、减 2厘米、持平。
二、存在问题
1.油菜苗情不平衡性大。移栽油菜由于今年温度较高,部分早播早栽田块出现旺长趋势,过迟移栽油菜尚未活棵;直播油菜随播期早晚、密度大小,存在苗情旺弱并存、两极分化情况。受“拉尼娜”影响,今年出现冷冬的概率较大,降水可能偏少,迟栽迟播、旺长油菜越冬冻害风险大。
2.部分田块生产管理不到位。秋播期间气温偏高、雨水偏多,利于杂草滋生,全市杂草达防治指标的油菜田面积较大。全区少部分大田油菜沟系不配套易受渍。另有部分油菜田没有带肥移栽,有部分油菜田没有施用硼肥。
3.抗逆栽培措施难以落实。我区油菜多散户种植,规模经营比重小,务农人员老龄化严重,新技术接受能力差,综合考虑成本因素,抗逆栽培新技术应用率低。
三、冬前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针对今年油菜秋播特点和存在问题,以及冬季可能出现的阶段性灾害天气,各镇农技部门要抓住冬前有效生长阶段,指导好农户特别是直播油菜种植户、新扩种的油菜田,及时落实好补苗补肥、化除化控、防冻抗逆等措施,促进冬前菜苗叶多根粗,培育壮苗越冬。
1.查苗补缺,保证群体密度。在12月上旬前及时查漏补缺,对于出苗不匀、栽后死苗、缺苗断行的油菜田,应结合播种量较大、出苗密度较高的直播油菜田的人工间苗匀苗,进行移苗补缺。同时按照“苗不挤苗、叶不搭叶”的原则间除窝堆苗,及时拔除病弱苗、异型苗、实生苗、野油菜,确保基本苗充足、均匀。
2.疏通三沟,防范渍害冻害。冬前是清理三沟的关键时期,对目前尚未开挖沟系、地势低洼的大田油菜,选择晴天墒情适宜时,及时开沟,提高沟系配套标准,为中后期田间管理打下基础。对于已开沟但沟系不畅的田块,要趁晴及早竣深疏通,接通田头沟, 确保排灌畅通。清沟同时可培土雍根,保温护苗,提高防冻能力。
3.分类调控,搭建丰产苗架。对于生长较旺、有可能提早抽薹的油菜田,每亩用15%多效唑30-40 克或5%烯效唑15-20克或类似的化控制剂,兑水40 公斤左右均匀喷雾化控,控叶促根,增强植株耐寒性;对播栽偏早、出现早薹的田块,应及时摘薹控旺;对于生长较弱的油菜田,及时追施尿素(纯氮1~2 公斤/亩)和钾肥(纯氧化钾1.0~1.5 公斤/亩)。若出现大范围长时间降温天气,适当喷施碧护、芸苔素内酯、二氢卟吩铁、新美洲星等生长调节剂,降低冻害影响。
4.防病虫除草,减轻灾害影响。对封闭化除效果不理想、杂草达防治指标的油菜田,应抓紧晴暖天气及早进行苗期化学防除。对单子叶杂草达防除指标的油菜田,可在晴天上午选准除草剂进行化除,但要在寒潮来临前5天和寒潮过后7天、日平均气温在5℃以上时化除,以免产生冻药害。对于阔叶类杂草,可结合浅中耕措施,进行人工拔除。对发生蚜虫、霜霉病等苗期病虫害的油菜田,及时用药防治。